江西省水利学会
《江西水利科技》是江西省水利厅主管,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省水利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宗旨为:全面贯彻党的水利水电方针政策,报导省内外水利水电建设成就;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有关水利水电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经验总结,及水利水电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水文、水保、防洪抢险、除险加固、小水电、水利经济计算、环境水利、乡镇供水、农田水利等多方面内容,同时还介绍国内外有关水利水电方面的先进技术。本刊内容丰富,面向基层、面向实际,是广大水利水电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和行政领导的良师益友,也是讨论问题的论坛,学术交流的场所。
更多>Abstract:
为探讨册田水库主坝下覆粉质黏土体在不同应力路径下力学特征,分别设计了常规三轴(CTC)、等轴卸荷三轴(RTC)、卸荷三轴(TC)三种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加、卸荷速率对试样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CTC 试验与RTC 试验中,围压不会改变加、卸荷速率对应变特征的影响;当加、卸荷速率愈大,试样峰值应力愈低。围压作用会抑制试验速率对承载应力的削弱效应,RTC 试验下应力受卸荷速率影响最敏感。TC 试验中,卸荷速率对应变特征影响不及围压因素,围压愈大,试样峰值应力后下降愈不明显。论文可为粉质黏土的破坏特征以及卸荷力学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
廻峰泵站是进贤县抚东涝区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场地面积、管网布置、施工条件等多方面限制,进水池面积不足,具有进水水位变幅大、机组台数多等特点。泵房进水系统采用弧形箱涵结构,易导致流量分配不均、偏流等问题,影响泵站安全高效运行,需要进行水力特征分析及优化。本研究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典型工况运行方式下泵站进水系统水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弧形进水箱涵存在明显偏流问题,流量分配均匀度为77.90%,采用方形立柱进行整流后可以有效改善此现象,同时提升流速分布的对称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整流工程提供参考。
Abstract:
堤防建设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监测和安全维护技术不断发展,对堤防系统监测和维护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江西省廖坊水利枢纽防护工程中的河西万年堤,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工程点云监测数据为基础,将点云数据处理理论和工程实际监测方法相结合,分析地表和深层土体位移及沉降,对比二者有效性及精度。结果表明:采用的点云方法可以突破传统方法以单点变化代表区域变化的缺陷,构建的模型可较完整展现堤防形态,为堤防施工质量考核及后续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
为探讨二滘口水闸工程混凝土在受荷初始损伤作用下的力学劣化机理,开展了人工预制裂缝、腐蚀环境模拟下的混凝土宏、细观力学试验,分析了预制裂缝深度、浸泡时间等因素对混凝土力学影响特征。研究表明:围压对试样应变发展的影响作用高于预制裂缝深度因素。当预制裂缝深度超过15 mm 时,试样力学劣化效应才逐步呈现。随浸泡时间延长,试样承载应力水平降低明显,尤其是在浸泡48 h 后劣化更显著。从CT 图像数据可知,预制裂缝深度愈大,则试样内部孔隙数量愈多,但占主导的孔径区间为500~2 000 μm;相比之下,浸泡时间愈长,虽然孔隙数量会增多,但孔径优势区间更具有可变性。研究成果对混凝土损伤演化以及防蚀设计具有参考作用。
Abstract:
为研究沙坑涌堤防塌陷性砂土治理方案,应用黑麦草根系加筋方法,并从土层深度、根系形态特征对渗透水平、承载力学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土层深度、根系表面积不会影响根系土渗透系数与静水围压之间函数关系;土层深度愈大,静水围压对试样渗透系数抑制作用愈明显,但根系表面积对此影响相反。土层深度超过24 cm 后,试样应力-应变曲线上具有应力下降段;在围压增长效应下,试样峰值应力受土层深度影响愈大,围压200、400 kPa 下,试样峰值应力的增长量分别为39.4、65.8 kPa。围压对试样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影响作用高于根系表面积。随根系表面积增大,试样承载能力提高,但增长效应在根系表面积超过30 cm2 后减缓。论文对堤防工程塌陷性砂土的生态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
河道岸坡作为阻隔污染物向土体和地下水迁移的首要屏障,处于防污的关键位置,而砂土的控污能力较差,对于污染物的防护效果不佳。因此,需对砂土进行改良,使其工程特性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增强砂土的抗污能力,且不会给生态系统带来负面效应。文章选取木质素磺酸钙、CMC-Na 和废弃涤纶纤维作为砂土改良剂,对复合材料加固砂土的水理特性以及抗污性能开展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剂改进了砂土的松散结构,提升了砂土水理性质和抗污性能,改良后的砂土对铅离子有良好的阻滞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岸坡砂土改良提供参考。
Abstract:
由于土石坝运行环境复杂多变,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土石材料本身也具有较显著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土石坝安全评价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针对传统土石坝工程反演计算及可靠度分析中忽略土石材料不确定性的问题,将随机方法引入到反演计算及可靠度分析过程中。通过实际监测资料,基于MCMC 法随机反演土石材料参数,得到参数随机分布,并将其应用于后续沉降可靠度分析,依据反演所得的样本,采用统计学中的区间估计为可靠度分析提供相应的区间参数,通过混合不确定性模型可靠度分析确定可靠指标区间。旨在为土石坝工程以及其他边坡工程可靠度评价提供参考。
Abstract:
以大型灌区建设供水保障分析为研究目的,结合南雄盆地灌区现有水土基础条件、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情况,对南雄盆地大型灌区展开水量平衡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南雄盆地灌区建成后的设计灌溉面积达3.154 万hm2(47.31 万亩),已初步形成水系连通,其13 个分区可实现多水源联合调度;南雄盆地灌区在降雨频率P=90%枯水年下的灌溉需水量24 714.12 万m3,年均城乡供水量4 617.25 万m3,年均生态需水量3 968.85 万m3,主要水源年均总来水量41 698.47 万m3,灌区整体可供水量可满足用水需求。
Abstract:
水文模拟和径流预报是现代水文科学中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流域管理、洪水预警、灌溉调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同时,再分析数据作为径流模拟的主要气象输入之一,可以弥补和完善实测站点的数据,但其质量和性能有待评估。文章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实测的降水蒸发数据和ERA5 再分析数据构建新安江模型,对两者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站数据与ERA5 再分析数据构建的新安江模型在日尺度和月尺度的水文模拟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精度,尤其在月尺度上ERA5 数据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的NSE 和R2 均超过0.89,RMSE 和相对误差的差异较小。尽管ERA5 数据在模拟降水和蒸发时未显示出系统性偏差,但ERA5 偶尔未能准确反映枯水期季节性洪水的变化。总体而言,ERA5 数据能够有效填补气象数据空缺,缓解因气象数据稀缺而带来的水文建模挑战。
Abstract:
文章以江西省上饶市10 个县级以上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在2023 年度春、秋两个季节开展水质状况、浮游植物调查,根据调查情况进行生态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上饶市湖库的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 指数在春季和秋季间存在差异,春季变动于1.03~2.08,秋季变动于0.49~2.09。大坳水库和内外珠湖生态健康综合评价赋分值较高,分别为87.46 和84.80,评价为“非常健康”,水质相对清洁,生态系统稳定;伦潭水库生态健康综合评价赋分值为55.45,评价为“亚健康”;木溪水库和双溪水库的生态健康综合评价赋分值较低,分别为34.00 和42.76,生态状况不佳,存在富营养化压力和污染风险。
Abstract:
极端气候的变化致使山洪灾害的突发性与变异性持续增强,开展山洪灾害的安全预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将九堡河九堡镇以上流域作为研究区域,结合该流域山洪灾害风险隐患与影响的分析工作实践,实地调查明确了研究区的山洪灾害风险隐患,并对壅水、溃决以及干流顶托的影响展开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33 处桥梁壅水隐患点,主要集中于流域的中下游区域,且壅水桥梁的平均阻水面积比达37.15%;在20 处溃决隐患点中,坝溪村桥、官仓桥、金叶桥、九堡桥、石角桥和湾背桥的溃决淹没风险较高,应予以重点关注;九堡镇黄渡村毫塘背受干流洪水顶托的影响明显,在50 年一遇洪水影响下,临界雨量降低13%~35%,而100 年一遇洪水则使临界雨量下降25%~47%。本研究成果可为山丘区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Abstract: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水平直接关系混凝土浇筑质量,甚至工程使用寿命。文章以于都县岭下水库坝体工程二级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研究目标,制定了优化顺序为粗骨料级配、最优砂率、掺合料掺量、外加剂掺量及水胶比的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思路,提出了和易性与容重兼顾的最优砂率选择方法,计算了C15、C20、C25、C30 四个强度等级的最优水胶比线性回归方程,验证了混凝土配合比方案参数与掺量符合工程实际,可为水利工程配合比设计优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Abstract:
编制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有助于加强岸线保护利用、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文章总结了各地在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效,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和工作实践,在岸线现状调查统计、功能区划分、功能区管控措施等方面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要通过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解决岸线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提高规划的指导地位,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真正将规划中的要求落到实处,从而管理好岸线控制线和岸线功能区,从严从细做好岸线管理保护。
Abstract:
土石坝的坝坡表面通常处于较低应力状态,研究低应力条件下粗粒料的动力特性,提出土石坝松动区的判别方法,对于土石坝的设计与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结合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文章探讨了地震作用下土石坝的应变特性,并提出了松动区的判别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分析竖向位移与剪应变的关系曲线,为低应力下粗粒料的剪缩与剪胀特性提供了判别依据,并进一步提出了松动区判别的新方法,实现对土石坝松动区的准确判别。研究结果可以为土石坝松动区判别提供借鉴。